|
廣西農田害鼠種類黃毛鼠的危害及防治方法?时间:2020-05-19 作者:柳州康諾蟲控 黃毛鼠別名為擬家鼠、羅賽鼠和小黃腹鼠等。黃毛鼠廣泛分布于長江流域以南,西藏南部亦有發生。柳州專業滅鼠公司,柳州康諾蟲控公司,柳州滅鼠專家-康諾有害生物防治有限公司給您具體介紹黃毛鼠的特點及防治滅殺方法。 黃毛鼠是我國南方農田的主要害鼠之一。它危害多種農作物,特別是水稻受害更大。在水稻整個生長過程中,幾乎都遭受黃毛鼠危害。所以滅殺老鼠滅殺黃毛鼠對農民來說尤為重要。 形態特征 體形中等,體長140-175毫米,尾長略大于或等于體長,后足較短,最長不超過34毫米,一般不到32毫米,比褐家鼠要小。背毛黃褐色,腹毛灰白,尖端白色基部灰白;尾上、下兩白,但不明顯,上部較下部深暗,前后足背面淺白色。眶上嵴發達,顳嵴外擴成弧形,后半段則較細弱,不像褐家鼠左右顳嵴近乎平行。顱全長不超過40毫米,鼻骨后端止于前領骨后端之前方。門齒孔較短闊,后端剛及第1臼齒前端的聯線上。 生活習性 1.棲息 該鼠的適應性很強,棲息地十分廣泛,但以作物為主,是作物區的主要鼠種。黃毛鼠一般不入人房,只是在緊靠農田的房舍內才偶有發現。在水稻產區,夏秋季主要穴居于作物地附近的地邊、田埂;水稻收割后,則群棲于稻草堆下或其他作物地附近。洞穴比較簡單,一般只有2-3個洞口,洞口多向東南方,洞口之間有明顯的跑道。在作物地,有臨時的更為簡單的洞穴。洞口直徑30-50毫米,洞形不一,隨地勢環境而筑。有鼠的洞穴洞口光滑,并有從洞里推出的浮土、鼠類和往來穿行的跑道,也有時發現洞口被泥土堵塞,但當其他洞口被襲擊時,即由此洞口逃跑。由于該鼠的分布區氣候溫暖、食物豐盛,沒有貯糧習慣。每個洞穴的鼠數,隨著不同季節有較大差別,一般為2-3只,最多達19只。 2.活動 黃毛鼠主要是夜間活動,以黃昏前后和凌晨活動最為頻繁,只有在人煙稀少或隱蔽條件較好的地方,白天才有活動。善游泳,常游過小河到稻田、甘蔗及甘薯等作物地盜食,有時把食物拖入洞口再食,黃毛鼠有轉移習性,如水稻收割后,大量遷往附近甘蔗或甘薯地,所以早熟作物或最后收獲的作物地,該鼠較多集中危害。當食物不足時,它們的活動范圍也大大擴展,可以走到遠距洞穴100-200米以外的其他作物地和水源附近尋食,黃毛鼠的活動常有一定的規律,它們常利用各種地形、地物作隱蔽。例如,喜歡在低凹處通過,喜歡靠壁(田基邊、渠邊等)行走,也喜歡在草叢下活動,特別是在地邊、路邊或菜園周圍的草叢棘籬下。 3.食性 黃毛鼠是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的雜食性鼠類。水稻、甘薯、甘蔗、小麥、玉米、花生、豆類瓜菜等,無一不食,但比較喜歡吃營養價值較高的種子食物,而且它的食性往往隨著作物的變更而改變。在稻區盜食水稻的孕穗和成熟的谷粒,特別對孕穗的危害較為突出。黃毛鼠大量咬斷穗,食孕穗的漿液,在田間往往可見被咬斷的稻桿和被吃去漿液的谷殼。 4.繁殖 繁殖力很強,常年都可繁殖。在廣東每年3-4月份和9-11月份為繁殖高峰,其中10月份孕鼠占成年雌鼠數的73.5%,冬季占26%以下,一般每年產仔4-6胎,每胎產仔3-8只,最多15只。每胎仔數和幼仔成活率,隨季節不同而有差異,一般秋季的平均產仔數較春夏季高為6只以上,春夏季為5只以下者居多,冬季介于兩者之間。懷孕期為21-24天,性成熟時間為2-2.5個月。該鼠在廣東,秋季是繁殖高峰其中以12月份為最高峰;春季繁殖高峰遠不及秋季;夏季潮濕、炎熱,黃毛鼠死亡率高,因此8月份數量最低。 防治方法 防治黃毛鼠應采取大面積毒殺和農田管理,破壞黃毛鼠的棲息環境相結合的原則。 1.生態防治 結合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平整土地,采取相應措施,盡量減少田基數目和田間荒地,結合田間管理,經常鏟除田邊雜草,收割期間快收快打,顆粒還家,田間不堆稻草等。 2.器械捕打 3.毒餌 餌料以稻谷效果好,按4%比例配制。稻谷用水潤濕,以不滴水為準,邊撒藥邊攪拌,直至均勻為止。 柳州市康諾有害生物防治有限公司根據黃毛鼠的繁殖規律和取食行為,建議大家滅鼠時機最好在每季水稻放水田到剛插下苗不久,最遲也不要拖到分藥期。在冬種作物面積多的地區,可在晚稻收割后多進行1次滅鼠。毒餌可投在洞口前或鼠活動的地方,每堆100-150粒稻谷,如挖取一塊爛泥巴將表面平整一下,再撒上毒餌在鼠活動的地方效果更好。 如還有什么不明白的或者不能自行解決的可以直接聯系我們: 聯 系 人:易經理 13597254363 業務咨詢:0772-3308211、 18978056171 公司地址:柳州市魚峰區蝴蝶山路48號14棟7號 |